您好,欢迎访问乌海市群艺馆!

当前位置 乌海
切换

注:当位置为 灰色,该地区暂未开通无法选中切换。

当前选中位置 乌海 立即切换

内蒙古自治区
呼和浩特
包头
赤峰
鄂尔多斯
呼伦贝尔
巴彦淖尔
兴安盟
锡林郭勒盟
阿拉善盟
通辽
乌兰察布
乌海
区\县
| 游客 | 登录 | 注册
海勃湾区 海南区 乌达区 返回上一级

蒙古族长调基础教学

蒙古长调教学大纲

 

 

 第一部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大家好!我是蒙古族长调民歌 专业教师索依拉

很高兴为大家主讲

“蒙古族长调民歌”

一 、首先简述蒙古族长调民歌:

 

1.众所周知,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长调民歌,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它节奏舒缓,旋律悠长,行腔自由,高亢辽阔,低沉委婉,是草原天籁与牧人心灵的完美统一的声音,天人合一的最高艺术境界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不仅表达世世代代蒙古人的向往、追求、信念和内心世界,也是反映蒙古民族文明与文化、语言和艺术的“活字典”、“心灵之窗”,被誉为草原音乐“活化石”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伴随着游牧生活诞生、传承、发展,承载记录了蒙古人的历史足迹和心路历程。

是蒙古人长期斗争生活中的积累和提炼。

是蒙古人在时代变迁、生产生活、风俗习惯中蒙古人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。 

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风格及无穷魅力是蒙古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
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独具特色、绚丽绽放的奇葩。

是蒙古民族奉献给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游牧文化最原生态的经典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千百年来,流淌于蒙古人心中,响彻蒙古高原,

是经过历史考验和取舍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。

与蒙古人的政治历史,语言文学,宗教信仰,

人生观,世界观,生态观,息息相关,密不可分。

 蒙古族长调民歌贯穿了蒙古民族生命生活,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。 

 

2、近些年,文化部门和诸多专家学者田野调查,再一次证明蒙古族长调民歌历史积淀深厚,渊远流长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优美,行腔绚丽,演唱技艺精湛,在内蒙古自治区孕育了众多歌唱艺术家和歌手,地域特点特色鲜明,歌曲蕴藏丰富,广泛流传,保存较完整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属于游牧民族悠长 自由的歌曲,歌曲主题内容主要是:

赞美山川河流,森林草原,

自然万物、生灵,

蓝天白云,狂风暴雪,风雨彩虹,

歌颂朝政宗教,感恩父母恩情,思念故乡,相思爱情,祈福五畜兴旺等等。  

 

二、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分布及分类

1、蒙古族长调民歌分布区域大致可分为七个大的色彩区。  

锡林郭勒,呼伦贝尔,阿拉善,

科尔沁,昭乌达,鄂尔多斯,

蒙古国喀尔喀(卡)

如果再细分的话,每个地区还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存在。

 

2、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依据应用场合 或题材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分类:

A.按应用场合分类,主要有礼仪歌和宗教歌两大类。

 

B.按题材内容分类,主要有礼仪歌,民俗歌,佛教歌,思念歌,爱情歌,劳动歌等五大类。

从现代学术角度,依据音乐形态分类的话,有音乐组织形态和音乐结构形态的两种分类法:

 

C.按着音乐组织形态分为单身部和多声部;

 

D.按音乐结构形态可分为大型、中型和小型等不同篇幅的长调民歌。

下面按照演唱习俗和题材内容,我把它分为五大种类:

(一)、礼仪歌类(图日音哆)

1、颂歌:

歌颂圣主君主《圣主成吉思汗》

父母恩情《太平盛世》

英雄好汉《都仁扎那》

 

2、赞歌:

赞美大自然《四季》

赞美故乡《亦和宝格达宝力根杭盖》

赞美 美好生活《寂静美丽的色耶乐吉》

 

3、朝政歌《圣洁的天空》

 

4、训谕歌《羚羊角》

 

(二)、世俗歌类(悠日音哆)

1、爱情歌《桑根达莱》

 

2、思念歌:

少女思亲歌《辽阔美丽的草原》

武士思乡歌《乌林达瓦》

游子思乡歌《查干陶海故乡》

喇嘛思乡歌《扎那江畔的花》

 

3、特殊民俗歌:

劝奶歌《呔咕歌》

 

4、其他民俗歌:

摇篮曲《宝贝歌》

摔跤歌《邀请摔跤手之歌》赛马歌《马日赛歌》

 

(三)、佛教歌类(谐信乃哆)

1、赞颂歌:

赞颂活佛《亦拉古森额日和德》

赞颂佛教圣地《阿毕达佛》

赞颂寺庙《五台山颂》

 

2、信仰歌《香火之烟》

 

3、训诫歌《尊贵的佛教》

 

4、箴言警句歌《前世积福》第二部分

 

三、浅谈蒙古族长调民歌特点、特色 

 

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不仅从其他民歌中博采众长,取其精华,又在蓝天、白云、水清、草绿的草原上创作、传唱了千百年的题材广泛,内容深刻,格调高雅的民歌。如歌颂圣主贤君、活佛高僧、太平盛世;

赞美大自然、草原牧场、家乡故土、英雄好汉、骏马良驹,

以及感恩父母、思念家乡和亲人等,具有感人肺腑题材内容的民歌。

形成了蒙古族富有特色风格色彩的民歌,成为蒙古民歌中最具重要代表性的歌唱形式之一。

与其他地区相比,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特色。

首先谈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:

A.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结构主要特征是节奏自由有度,节拍流畅,亦低沉亦高亢,(音域跳动空间较大,在5度、8度、11度、13度之间直接上跳或直接下滑)。犹如行云流水,婉转动听,音域宽阔,个别经典曲目音域竟达到了19度。

旋律起伏曲折丰富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特点是高亢悠远,舒缓自由,情感丰富,既有叙事性,又有抒情性,表述、表达方式多样化。

 蒙古族长调民歌除了具备节奏舒缓,旋律悠长,行腔自由,高亢辽阔等特点外,旋律宽广辽远,歌唱高亢嘹亮,曲调低沉委婉而富有弹性,并且旋律不重复,歌词多源于真实生活,与优美的音乐表现手段融为一体。

题材和音调多为表现思念家乡、思念亲人的内容,略显悲伤忧郁,因而更是触动心弦,感人至深。

这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有别于其他地区民歌的主要特点之一。

 

B.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艺术最吸引人的就是“诺古拉”(蒙古语,波折、颤音),是最具特点特色的精彩部分,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标志,也是它的精髓与灵魂所在。

没有“诺古拉”做装饰,蒙古族长调就无法成歌。“诺古拉”是蒙古族长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,也是备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它的(额格希格诺古拉)华彩装饰音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的“诺古拉”华彩装饰音主要应用气息震动,利用声音位置各共鸣腔体的作用,通过气息有节奏的波动,从而产生出来的华彩颤音。

对“诺古拉”及其装饰性 行腔的运用极为丰富,因此行腔格外华丽典雅,委婉秀美,特别是以真声或真假混合声(蒙古语,柴茹乐呵)和假声(蒙古语,秀日古乐呵)等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运用而产生的独特韵味,意境深远,蒙古族长调民歌达到超然空灵,音域宽广,曲调悠扬流畅。

“诺古拉”华彩装饰音的作用是将整首歌曲从头至尾加以装饰装点,使听众感觉到草原的辽阔无垠和音乐的无限魅力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运用“诺古拉”华彩装饰音丰富多彩,技术技巧精湛,演唱演绎难度极高。

注重“诺古拉”华彩装饰音的丰富运用,是有别于蒙古族其他地区民歌的主要特点二。

 

C .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演唱长音旋律行进中的甩腔(蒙古语,哈雅乐呵)装饰音,也是演唱特征之一,多见于一些经典的古老曲目中,甩腔音属于歌唱中的装饰音和润腔音,起到了舒缓气息,推波助澜的功效。

同时,对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衔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,这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的主要特点之三。

 

D.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歌词有着广泛的内容,深厚的含义。

大家都有所了解,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歌词寥寥数语,言简意赅,内容丰富,寓意深刻,是典型的“字少腔多”的歌曲,这也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重要特点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一般为四行诗,多段叠唱。上下两句式为一段,上一句做铺垫,下一句则突出主题内容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吐字归韵,歌词内容决定了歌曲的乐句 分句,每一句歌词的密集或分散,是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来分布的。

歌词巧妙的语言逻辑,母音转换自然,特别是在长音演唱行进中的 母音转换技巧,尤为奇特,天衣无缝,使曲调更加优美动听,连贯悠长,这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的主要特点之四。

 

蒙古族长调民歌根深蒂固,枝叶繁茂,无不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真挚情感,是蒙古民族悠久历史的印证,是蒙古人心灵的展示诉说,也是蒙古民族对美好明天的追求和未来的展望。

 

四、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形式与发展现状 

 1、一曲曲源自广袤草原,创造于马背之上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走出蒙古包,走出大草原,传遍大江南北,传遍五洲四海,撞击着人们心扉,激荡着人们的心弦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历时千年得以相传,最初是口口相传,一代又一代的歌者口传心授。

直到新中国成立 ,上世纪1957年,内蒙古艺术学校(现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前身)在内蒙古自治区省会 呼和浩特市成立,蒙古族长调民歌正式进入专业学校。

第一位把蒙古族长调民歌带进课堂的老师便是照那斯图先生,是我的老乡,是我的启蒙老师,也是大家熟知的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老师的恩师。

再后来就是我的恩师,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获得者宝音德力格尔大师。

自从两位老师的任教开始,蒙古族长调民歌便有了传承发展的平台,培养了一代又一代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和教学人才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现如今已成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拳头专业,随着时代的发展,蒙古族长调民歌专业教学也日趋完善,更加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科学化、现代化。

我们内蒙古艺术学院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拯救挖掘、“活化”演唱等方面,几代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,为此也便有了今天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繁荣景象。

 

2、蒙古族长调民歌也借鉴其他歌唱形式的精彩之处,从单一的一人领唱,众人合唱,有了现在的多声部演唱,如:独唱,二重唱,三重唱,无伴奏合唱;

经过几代长调人的努力实现了走出内蒙古,走向全世界的宏伟目标。

伴奏形式也形成多样化,这点大家平日里通过舞台、电视、网络平台已经聆听和感受到了。随着历史进程和时代变迁,最早按民间传统所用的潮儿(人声伴奏)和马头琴、竹笛等民乐伴奏,发展到了可以用钢琴、电声乐、管弦乐等多种伴奏形式,可谓是与时俱进,多彩纷呈。

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改编和创新

大家知道吗?建国初期,有一部歌舞片,就是大型历史史诗《东方红》,片中老一代歌唱家胡松华老师(满族人),把一首《赞歌》奉献给了新中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,那么这首歌便是取材于蒙古族民歌,是胡松华老师填词改编而成的。

长调部分取材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蒙古长调民歌《辽阔美丽的草原》

短歌部分则取材于现在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蒙古叙事民歌《金叶儿玛》

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,也是当今各种比赛展演选秀时,歌手们非常喜欢唱的,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《牧歌》,

这首歌取材于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长调民歌《乌乎日特灰腾》填词改编而成。

诸如此类歌曲还有很多很多,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!


第三部分

五、演唱习俗和禁忌:

对于有史以来人口少,地域辽阔,居住分散,过着自由自在,自给(几)自足游牧生活的蒙古人来说,崇尚和喜爱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自然的,也是必须的,从少年到老者无人不唱,无人不会唱。

 

1、那么蒙古族长调民歌都会在那些时候、什么场合演唱哪?

按着蒙古人的习俗分为:年、季度、季节、月进行。

在过去,如“上层社会”组织举办的那达慕大会、祭苏鲁锭、祭敖包等大型仪式活动;

加官进爵的喜庆活动;宗教界对朝廷命官、活佛高僧的迎来送往仪式;

民间百姓逢年过节和婚礼宴庆、迁居茶宴等中、小型喜庆活动,期间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传统音乐演奏活动需要贯穿始终。

这个习俗延续至今,来过内蒙古,到过草原的朋友们,想必一定感受过。

直到现在,每当一年一度的腊月二十三祭火,除夕夜宴,初一拜年,

那达慕大会开幕式、闭幕式,祭祀苏鲁锭,祭敖包,

摔跤,赛马,

过本命年,老人祝寿,婚礼,剪胎发,

剪马鬃,赶毡子等众多经典祭祀、劳动活动等,期间都会有长调民歌相伴相衬,这正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得以口传心授,代代相传至今的重要原因。

 

2、蒙古族长调民歌不是所有的歌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场合都能演唱。我在此简单讲一讲吧,以便大家有所了解。

那么演唱都有哪些禁忌呢?

从时间而言,如:清晨不能唱,高山上不能唱,依着门框或车轮不能唱,躺着不能唱等等。

蒙古族长调民歌还涉及到一些宴歌、婚礼歌的演唱习俗禁忌。

如:经典曲目《小黄马》、《辽阔的草原》、《四岁的海骝马》等,因歌词题材和典故内容的缘故,便不可在婚礼上演唱;

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禁忌,也从一个角度,体现了蒙古民族对神圣事物的崇敬,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,对灵魂的崇拜和敬畏的文化心理。

 

第四部分

六、教学示范演唱

蒙古族长调民歌与其他演唱形式相同,也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训练,呼吸、发声方法训练,共鸣腔运用的训练,吐字行腔的训练,

.“诺古拉”装饰音的形成训练等。

歌唱时首先对歌唱者歌的要求:

1、正确的歌唱站立姿势,眼神要微上看放眼远视,抬头挺胸,表情轻松自然。

 

2、松弛下巴,打开喉咙,上提笑肌。

 

3、喉头下沉,口鼻同时深

吸气。

 

4、保持住呼吸状态,用气息做支撑,利用呼吸力量对抗力性发声歌唱。

 

长调民歌演唱时的长短、高低、强弱

A.长短:蒙古长调民歌曲调悠长,但它的旋律有自己的内在节奏、节拍,虽然属于“托腔体”音乐,但不是唱的越长越好听。

 

B 强弱:在歌唱中长音要有韵律,有渐强感,每一个乐句头尾要呼应。长音的强弱形状,如同人的眼睛,乐句与乐句之间如同人的两只眼睛,中间的气口(呼吸)如同人的鼻梁,是有比较清晰的结构和层次的。

 

C.高低: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走向通常都是向上是逐步递进,偶尔会有大的跳跃,下行则会在5度、8度、11度、13度之间直接下滑。

 

另外,每首歌的起音强弱,取决于调式,通常分为大、小两种调式,大部分以3音、6音开始或结束的歌是小调式;以1音、5音开始或结束的歌是大调式。

当然还有一些难度大、音域宽的古老歌曲在行进中会出现转调、离调等现象。


内蒙古自治区
活动介绍